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的RNA病毒, 形似球状,表面有冠状的刺突,内部是核糖核酸链(RNA),外部是多种蛋白组成的壳,现有检测技术有核酸,抗体,抗原。
抗原、核酸、抗体检测是在病毒感染后不同时段的检测手段;
中和抗体是评估未感染者注射疫苗后,疫苗的效果效力;监控康复患者是否对病毒产生免疫等的一种评估监控手段。评估疫苗效果,监测感染率、群体免疫和保护性免疫,以及评价临床试验期间和大规模接种后的疫苗效力。
核酸检测以病毒独特的基因序列为检测靶标,通过PCR扩增,使我们选择的这段靶标DNA序列指数级增加,每一个扩增出来的DNA序列,都可与预先加入的一段荧光标记探针结合,产生荧光信号。扩增出来的靶基因越多,累积的荧光信号就越强。而没有病毒的样本中,由于没有靶基因扩增,因此就检测不到荧光信号增强。一般而言,由于PCR方法的特异性高,如果报告为阳性,可直接确诊病毒感染。但也需要注意"假阴性,由于采样部位、采祥规范性或患者病程阶段等影响,而无法获得足够的病毒载量,将无法测出病毒而报告阴性。核酸的样本来自于呼吸道,如痰液,鼻咽部分泌物等,需要专业人士操作,检测耗时长;
抗体检测的目标物不针对病毒本身,而是人体感染病毒后免疫应答产生的特异性抗体, 用于新冠病毒的辅助诊断,与其它检测手段互补,降低患者漏检,在疾病早期可能由于抗体产生较少而无法检出,样本取材安全、成本低、试剂稳定可常温储运、检测快、无需检测设备,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。结果用CT线来判读。
抗原检测针对的是病原体自身的检测,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,通过制备针对特定抗原表位的特应性抗体,在体外与病毒结构蛋白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,从而对标本中的新冠病毒进行检测。可规避抗体试剂的窗口期,能够在发病早期检测出人体内是否含有病毒,从而提供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。最大的缺点是检测灵敏度低,因此仅适用于病毒载量较高的急性感染期。
中和抗体:SARS-CoV-2通过表面刺突蛋白(S protein)来附着并侵入宿主细胞,中和抗体可以识别病毒表面蛋白,阻断病毒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,进而防止病毒继续侵入人体细胞。中和抗体是阻断病毒入侵的抗体,IgG/IgM等抗体是病毒入侵后机体产生的抗体。评估疫苗效果,监测感染率、群体免疫和保护性免疫,以及评价临床试验期间和大规模接种后的疫苗效力。
现有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,核酸检测与抗体(尤其是IgM和IgG联检)抗原联合检测,可以有效提高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检出率。
用途 | 检测对象 | 灵敏度 | 检测速度 | 检测窗口 | 操作 | 阳性结果的临床意义 | |
抗原检测 | 检测 | 结构蛋白 直接证据; | 低 | 快 | 急性期 | 简单 | 新冠感染情况 |
核酸检测 | 检测 | 核酸序列; 直接证据 | 高 | 较慢 | 整个感染阶段 | 复杂 | COVID-19当前已被感染或最近已被感染 |
抗体检测 | 检测 | IgG, IgM等;间接证据 | 较高 | 快 | 感染3-5天后 | 中等 | 新冠感染情况 |
中和抗体 | 评估监控 | 评估疫苗效果,监测感染率,牛群免疫力和保护性免疫力,以及评估临床试验期间和大规模疫苗接种后的疫苗效力,有必要确定COVID-19中和抗体的含量。 |